2023·新时代的贵州人|张顺勇:收获大自然的馈赠 满怀感恩之心前行
“开始分蜂了。”
“在大家的努力下,(蜂箱)全部搬完。”
(资料图片)
……
打开张顺勇的微信“朋友圈”,几乎全是与蜜蜂有关的动态。在家乡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抵耳村养蜂、种植中药材几乎填满了他的全部生活。8月16日,张顺勇再次更新“朋友圈”,带着自制的蜂蜜和中药材,前往广东中山参加六枝特区2023年东西部消费协作专场活动暨农特产品推介会。
张顺勇在微信“朋友圈”记录的分蜂。
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、“全国优秀农民工”、贵州省“最美劳动者”……张顺勇身上冠有太多头衔,但他更习惯自己土生土长的农民身份。
六盘水市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,过去祖辈父辈在这片石漠化的山里播撒希望,却收效甚微。为了更好地生活,2005年,大专毕业后,张顺勇也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走出大山谋求生路,先后辗转东莞、深圳、上海务工,从事软件编程工作。多年的务工生涯,让他不仅开阔了眼界,更萌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。
2010年初,张顺勇用打工赚来的积蓄在深圳市投资创建一家电子厂,但因受到技术、业务、市场等方面限制,在几年的经营后遭遇了市场低谷。虽然第一次创业失败,但张顺勇始终没有放弃,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后,决定返回家乡寻找机会再次创业。
万事开头难。2015年初回到家乡后,张顺勇也曾一度迷茫和着急。最终,是一次次赶集给了他灵感。
“每次周边乡镇赶集,我都习惯性去转一转,就发现家乡的中药材市场比较活跃,而且平时在山上常见的几种植物竟然是值钱的中药材,市场潜力巨大。于是,我便开始思考能不能从中找到创业的机会。”张顺勇说。
说干就干,张顺勇和父亲穿着迷彩服、解放鞋就开始上山“寻宝”。一次次上山,他们几乎寻遍了家50公里范围内的大小山头,在学习和了解各种中药材生长周期和功效的同时进行采收,不仅找到了黄精、白及、重楼等中药材,还在岩洞发现了几窝岩蜂。奔忙于大山之间的张顺勇最终在家乡的大山中迎来了“新生”。
张顺勇展示自养的蜜蜂。
六枝特区有良好的野生蜜源环境,蜜源植物高达160多种,特别是近年来,六枝特区紧紧围绕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,提升生态系统功能,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“双效双赢”目标,积极为农户、企业送政策上门,解决群众后顾之忧。因此发展政策好、成本低、成效快的蜂产业成为张顺勇创业的首选。
借着政策扶持和大山馈赠的资源,张顺勇一边学习野蜂收集、驯化及扩散养殖等技术,一边开始谋划思考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石旮旯里长出致富花。
2019年5月,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,张顺勇成立了贵州张氏兴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,在高山之上乘势走上了事业正轨。通过摸索以短养长、种养结合、立体发展的产业模式,靠着“蜜蜂养殖+中药材种植”的山地新农业,张顺勇的事业越做越大,从一开始几十箱本地岩蜂的驯化养殖,慢慢发展到了如今的1100余箱,年产值超200多万元;中药材从开始的1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亩,预计年产值超200多万元;带动20多户农户创业,年用工3000余人次,让青山焕发致富生机。
经历起起落落,从独自打拼的异乡工人,到带动家乡群众创业增收的种植养殖行家,回望发展,张顺勇坦言:“能发展到今天,全靠政府的支持和家人的鼓励才坚持了下来。生活在这片土地,收获了很多大自然的馈赠,我会满怀感恩之心,用自己的能力带动家乡更好地发展,让父老乡亲过上更富足的生活。”
眼下,张顺勇正在筹建新的产业厂房,计划扩大产业规模,帮助更多农户就业创业。同时,聚焦产业发展“绿色生态”主方向,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,谋划好农旅产业融合发展,吸引更多游客来基地旅游参观,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,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耀元
编辑 徐然
二审 李劼
三审 田旻佳
标签: